2022年春天的上海,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,按下了暫停鍵。這座平日被譽為“東方明珠”的國際大都市,一夜之間變成了前所未有的“空城”。
黃浦江畔,外灘失去了往日的喧囂。曾經摩肩接踵的南京路步行街,如今只有零星幾個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匆匆走過。東方明珠塔孤獨地矗立在陸家嘴,周圍的摩天大樓大多熄滅了燈光,仿佛在靜默中等待重啟。
高架橋上,偶爾駛過的車輛大多是救護車或物資運輸車。地鐵站入口拉起了警戒線,站廳內空無一人,只有電子顯示屏仍在不知疲倦地滾動著停運公告。往日熙熙攘攘的地鐵車廂,此刻安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跳。
居民區內,陽臺成了人們與外界交流的唯一窗口。偶爾傳來鄰居隔空對話的聲音,或是社區志愿者送貨上門的敲門聲。小區花園里,健身器材寂寞地立在春風中,秋千無人蕩起。
這座“空城”并非死寂。在寂靜的表象下,無數人在默默守護:醫護人員晝夜不停地核酸檢測,志愿者奔波于樓宇之間配送物資,基層工作者堅守在社區防控一線。空蕩的街道上,外賣騎手的身影成為城市流動的血脈。
夜幕降臨時,萬家燈火依然點亮。雖然少了車水馬龍的喧囂,但陽臺上傳來的鋼琴聲、小區里響起的國歌聲,都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堅韌與希望。
上海的空城景象,是一幅充滿矛盾的城市畫卷:既有被迫靜止的無奈,也有眾志成城的溫暖;既有暫時停擺的寂寥,也有靜待重生的期盼。這段特殊時期的城市記憶,將成為上海歷史中不可磨滅的一頁,見證著這座城市在困境中的堅守與復蘇。